口中出現異味是一個令人尷尬且困擾的問題,不論是在工作或社交場合,與朋友,還是同事、客戶還是上司交流,口臭都會令他人不適,甚至避之則吉,而且留下你不太注重個人衛生等負面印象,因此口臭問題實在值得正視!快來細閱下文,了解如何治理口臭問題。其實消除口臭很簡單!
如想了解更多有關都市人口臭的成因,可瀏覽熬夜後變得熱氣兼口氣臭?教你5招找回清新口腔!
1分鐘口臭自我檢測 了解自己有沒有口氣
自己未必聞到自己口中異味,但如果覺得詢問家人、朋友有些難以啟齒,可以通過以下三個簡單的測試來了解自己是否有口氣:
1. 用舌頭舔一下匙羹或手背,然後等約20秒,待口水差不多乾透時,再嗅一嗅匙羹或手背上的味道是否濃烈。
2. 使用沒有氣味的金屬或塑膠湯匙,輕輕刮一刮舌苔,然後聞聞看。
3. 使用牙縫刷或牙籤伸入牙縫內,再聞一聞,看看有沒有異味。
4大即時改善口臭方法
如在重要場合,如商業會議,或浪漫約會前想即時消除口臭,可以嘗試以下4個簡單的口臭急救法:
1. 含冰塊
冰塊能使口中溫度下降,減低細菌活性,從而減少臭味產生,同時補充水分。
2. 咀嚼無糖香口膠
是個增加唾液分泌的好方法,有助稀釋口腔中的產生異味的細菌,保持口腔清新。
3. 喝水
保持口腔濕潤,有助沖走口腔細菌及食物殘渣等產生口臭的源頭。
4. 喝綠茶
含有豐富的茶多酚,而茶多酚證實具有抗菌和除臭作用,因此喝綠茶對暫時減少口腔異味非常有效¹。
1. 含冰塊
冰塊能使口中溫度下降,減低細菌活性,從而減少臭味產生,同時補充水分。
3. 喝水
保持口腔濕潤,有助沖走口腔細菌及食物殘渣等產生口臭的源頭。
2. 咀嚼無糖香口膠
是個增加唾液分泌的好方法,有助稀釋口腔中的產生異味的細菌,保持口腔清新。
4. 喝綠茶
含有豐富的茶多酚,而茶多酚證實具有抗菌和除臭作用,因此喝綠茶對暫時減少口腔異味非常有效¹。
3大踢走口臭的生活小習慣
除此之外,還可以通過以下生活習慣來去除口氣:
避免喝汽水、咖啡和酒精等會使人口乾的飲料:
汽水、咖啡和酒精等飲料成分會抑制唾液分泌,而唾液是天然的口腔清潔劑。建議多喝水來保持口腔濕潤,從而減少口臭的發生。
減少吸煙:
吸煙會使口腔乾燥,並在口腔內留下煙草的殘留物和異味,繼而成為細菌的溫床,形成口氣。
減少進食氣味濃烈的食物,例如大蒜、洋蔥等:
大蒜和洋蔥含有揮發性的硫化物,會導致持續性的口臭。因此,如想改善口氣,可適量地減少攝入這些食物。
改善口氣的最有效方法
據外國期刊指出,有高達八至九成的口臭原因是來自口腔,包括不良口腔衛生、牙菌斑、牙周病及口腔發炎等口腔問題²,因此,想要徹底解決口臭問題,保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是最有效的方法!
採用專為抗口氣而設的牙膏刷牙及清潔舌頭
每天至少刷牙兩次,每次刷牙時間應不少於兩分鐘。刷牙時,推薦使用Darlie好來專為抗口氣而設的長效抑制口腔細菌牙膏,例如Darlie好來雙重薄荷長效抗口氣牙膏,含抗口氣分子配方,臨床實證具有12 小時抗菌防禦*,再配合持久冰涼科技,能長效抗菌以及有助去除口氣,減少口腔中口氣細菌的滋生^以及直擊口氣根源。另外,亦可使用Darlie好來雙重薄荷速效抗敏牙膏,採用抗口氣分子配方及抗敏因子+,臨床實證能速效抗敏#,12 小時抗菌防禦*,長效對抗口氣,同時撃退牙齒敏感酸痛,讓您天天擁有持久清新口氣及健康牙齒。
此外,刷牙時也要徹底清潔舌頭,避免在舌頭表面形成舌苔(由細菌及食物殘渣形成),以便保持口腔清新。
使用牙線
牙線能有效清除牙刷刷頭無法深入的地方,如牙縫間之間,及牙齦線下的區域。每天使用牙線,有助去除牙縫間的食物殘渣和牙菌斑,預防牙齦炎和牙周病。
使用漱口水
漱口水可以幫助沖洗口腔中的細菌和食物殘渣。如想改善口臭,可以選擇含有抗菌成分的漱口水,能有效抑制口腔細菌的數量,保持口腔衛生。建議刷牙後使用Darlie好來雙重薄荷漱口水,含雙重薄荷抑菌配方,有效加強口腔清潔及減少細菌滋生**,促進口腔健康,同時添加雙重薄荷精華,令口氣持久清新,保持自信笑容!
定期洗牙
即使每天刷牙、使用牙線及漱口水,也有機會出現漏網之魚。建議每半年到牙科診所進行一次牙科檢查及洗牙服務,以便徹底清除牙齒上的牙菌膜及牙石,保持口腔健康。
+ Potassium Nitrate System
#持續使用2週
^體外實驗,有效滅少99.9%細菌(變異鏈球菌)。
**經實驗室證明,能減少99%口腔細菌滋生(數據來自Darlie好來化工科學研究資料)
¹Lodhia, Parth, et al. "Effect of green tea on 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 in mouth air." Journal of nutritional science and vitaminology 54.1 (2008): 89-94.
²Renvert, Stefan, et al. "The underestimated problem of intra-oral halitosis in dental practice: an expert consensus review." Clinical, cosmetic and investigational dentistry (2020): 251-262.